近日,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集贤学院联合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展开。此次社会实践以“挖掘百年乡村党史资料,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浙江乡村红色资源挖掘、整理和研究为实践主题,2019级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求真实验班分别围绕“乡村全面振兴中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百年党史中乡村知识分子与红色故事挖掘整理”“乡村文化纪念展馆、展室的红色资源的运用和影响”三个分主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带队分赴安吉余村、萧山衙前、临安龙上三地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寻访乡村振兴感受红色铸魂
7月12日,新农科求真实验班191班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雪莉老师带领下前往“两山”理念发源地——安吉余村,实地考察余村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情况。同学们参观了余村党群服务中心展厅,通过展厅中展示的文字、照片和实物资料,感受十多年来余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敢于改变发展理念,关停水泥厂和矿山,探求科学绿色发展新道路的改革举措让人印象深刻。与余村村干部交谈得知,余村将以创建“生态旅游村”为目标,通过环境美化、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等举措,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真正做到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的转变,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新四军三次反顽战役时粟裕将军所设的指挥部“爱吾庐”,实践团的师生们重温新四军三战三捷反顽自卫战,开辟浙西根据地,巩固发展浙南、浙东根据地的历史。在孝丰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了新四军反顽战役纪念馆。馆中陈列着新四军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军用品的原件或复原件,还有新四军缴获的战利品等,馆中图文详尽地记述了当时的历史。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正如纪念碑上的字一样——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同学们默默悼念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也成为了乡村发展的精神源泉。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革命基因
7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洪千里老师带领新工科求真实验班191班同学赴萧山衙前,追寻衙前农民运动的历史。
上午,实践团师生来到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参观。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和馆内多媒体、雕塑等生动呈现了百年前衙前农民运动的光辉历史。接着,实践团继续来到凤凰山脚下的杨之华纪念馆,感受中国妇女运动开拓者的璀璨人生。下午,团队一行参观衙前农村小学校旧址——沈定一故居,并与“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老人的后人亲切交流,听革命后人讲述峥嵘岁月。随后参观衙前农民运动先驱之一——李成虎烈士的故乡,凤凰村村史馆。同学们深切感受到,正是勇于开拓、坚贞不屈的农民革命精神,激励了一代代凤凰村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衙前的夏日盛景,是该地利用其红色资源,打通思想理论传播的生动缩影。”新工科191的陈清扬同学感触良多。“本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大学生血脉之中,使我们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人。”
“回望这段历史,我们当铭记苦难,传承基因,从历史中总结教训,从苦难中获得奋进的动力,从红色基因中汲取不忘初心、奋进前行的精神力量。”实践团成员马文佳同学感慨道。
探寻党史资源 挖掘红色根脉
7月14日,新文科求真实验班191同学前往临安区烈士纪念馆和高虹新四军纪念馆进行调研,在带队老师宫瑜老师指导下了解革命事迹,感悟革命精神。
临安区烈士纪念馆内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打破时空限制,生动立体地再现了那段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实践调研,他们对临安的红色革命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激励与引领作用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认识到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价值,也更加坚定了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理想信念。
下午,实践团参观临安区高虹新四军纪念馆。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粟裕、刘别山的英勇抗战事迹,细致考察图文、实物、影像等珍贵的历史资料,感受当地军民在抗战中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对“烽火共战,军民齐心”的主题宗旨有了更深的感悟,也深刻认识到了乡村党史资料的珍贵价值。
实地调研后,各实践团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研资料的汇总整理、分析研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
此次社会实践是求真实验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次综合实践,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重点围绕浙江省“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通过挖掘和整理浙江各地红色革命资源,寻访红色人物等,进一步带领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党史、悟精神、强信念,激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从红色历史中汲取青春奋斗力量。
(张依 学生记者/阙晨超 )